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2023年法鼓長青班北部關懷員聯合培訓(分院)-中山班學員心得

725日,第5號颱風杜蘇芮逼近台灣,北部依然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。來自農禪寺、雲來寺、安和分院、林口分會、中山精舍等道場,總計近200名悅眾關懷員齊聚北投雲來寺,為即將開課的2023下半年法鼓長青班接受為期一整天的身心能量充電。

培訓開始,全體受訓學員在主持人黃曉黎菩薩引導下,分組以肢體語言自我介紹,現場氣氛頓時活絡起來。緊接著,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傳達關懷。法師指出長青班開辦超過10年,多元而活潑的課程設計深受廣大民眾歡迎,長青班的目的在於帶給熟年人士更多的個人成長,自我安定、從而成為家庭安定的力量,長者菩薩來上長青班,最重要的是獲取正向感受,至於課堂上傳授什麼知識?忘記了也沒關係,開心就好。上課過程中,關懷員扮演「陪伴者」角色,擔子重、付出心力多。

第二堂課,信眾教育院演月法師講解法鼓長青班的特色。演月法師說,老年本該是人生閱歷最豐富的黃金時代,生命豐收的季節,但是有不少長者卻在退休後因為生理因素而漸漸走不出家門,長青班的宗旨就是要啟發年長者的學習動力,讓他們生活有目標,甚至透過擔任義工工作提高社會參與度,簡言之,就是要以心靈環保的理念提昇年長者的身心靈品質,為高齡化社會注入關懷與安定的力量。 

演月法師進一步解釋,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想走得遠,需要團隊的力量,就像雁行千里,有些在前面帶頭,旁邊的不時發聲鼓勵,帶頭者累了,就暫時退下來,由旁人接手,這才是可長可久之計。長青班悅眾的使命,是要以一顆真誠的心自己學法,同時護持他人學法(護法)、也引導協助他人學法(弘法),正所謂「人人都是接受佛法教育者,也是佛法的教育者」。

信眾教育院監院常用法師接著為大家闡述悅眾的角色與任務指出,隨著年歲增長,人愈容易受到心靈框架的束轉,長青班課程不談死亡,而著重啟動長者學習的動力,只要能夠「走出來」,生命就會變得不一樣。關懷員的工作是關懷學員、帶動學習氣氛,要把握機會學習欣賞與正面解讀,如此一來,對他人的隨喜讚嘆才會真誠自然,不致流於單純的社交禮儀。 

常用法師並勉勵悅眾們,體會眾緣和合的重要性,要把有緣接觸到的長者都當成自己的老師,借境練心,隨時反觀自照,走出自己的生命框架,成就整體的大因緣。正如師父說的,在利他當中成長自己,摒除自我中心,讓自己更接近善法,這會讓自己更有勇氣,將來面對老病死時能夠不畏懼。

經過午齋和短暫休息後,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老師帶來專題演講「熟年真好」。楊蓓老師指出,依照心理學理論,人的一生有三個青春期:第一個是「少年十五二十時」轉大人,需要憑藉一個楷模來型塑別人眼中的我;其次是「人生到處知何似」的中年轉型期,我們的前半生,或許都在為家人、為工作拚搏,中年之後,必須撥出時間為自己而活,統整前半生的生命歷程,全心全力把自己當成重要的主體來對待,明白自己、面對自己、接納自己,才能繼續活得心安理得,一如蘇軾《定風波》中所說:料峭春風吹酒醒,微冷,山頭斜照卻相迎。自己給自己溫度,是看明白而不是自大。  

人生的第三個青春期,便是「學習將此身心奉塵剎」的「熟年」,重點在解構人間榮辱的糾纏。然而,在人的慣性思維中,熟年等於老年和無用,這種說法亦真亦假。人到老年,無可否認的,生理反應掌控大部份,然而,到了這歲數,難道就沒有機會再活得起勁嗎?蘇軾寫的「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情」可以是熟年的心境寫照,但是,熟年的我們還能做什麼?這個問題必須自己來填寫,從自我整理、明白到努力實踐生命中未完成的夢想,為自己的熟年創造意義。生命影響生命,在長青班擔任關懷員,和學員互相關懷,自己愈是明白通透,愈能影響身邊的人。

楊蓓老師回憶2001年桃芝風災過後跟隨聖嚴師父前進災區關懷,有一戶人家災情非常慘重,許多家人走了,房子幾乎只剩一面牆,牆邊擺滿牌位,女主人幾天不吃不喝不睡,眼神呆滯不與人互動,師父掏出一串念珠給她,只輕輕說了一句:心裡苦時就念佛。然後,那位太太就放聲痛哭,開始釋放內心的情緒。師父能夠以一句話解套,這就是修行的功力。所以楊蓓老師語訴大家,行走之間、病與痛都是道場,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禪修,自己的心就比較不費力。

針對楊老師的問題:您怎麼想您的熟年?有學員分享,希望陪伴長者,讓他們走出來,自己也能站在和長者相同的高度看世界,一起體驗人生。也有人表示,原生家庭曾經讓自己活得很辛苦,但是在學佛之後,體會到願力可以改變生命的道理,現在的她知道,不要企圖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去改變長輩,而是要理解他們、融入他們的想法,這便是最好的陪伴。

常用法師最後總結時說,雖說先盤點自己、明白自己才更有能力關懷別人,但是也可以邊學邊做,只要願意用心體會,生命就會給你成長。法師一再強調,關懷員的學習是要以人為師,對自己放鬆、對他人放心、對事情放手、對成果放下,成就自利利他的生命意義。 這一天的培訓課程,就在大家口袋裡裝滿寶藏的賦歸情懷中圓滿結束。

撰文:李月華

TOP